为什么以前在飞机上不能开手机,而现在可以了?
以前要求在飞机上不能开手机,是考虑到手机信号会干扰飞机正常飞行。
即使现在可以用手机了,也是要求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不能象在地面上随心所欲地使用。
为什么手机信号会干扰飞机正常飞行?
我们知道,驾驶现代飞机需要通过驾驶舱的电子设备和无线信号,与地面塔台的通讯系统协作,才能顺利完成。
手机在正常运行状态时,即使在待机状态,会不断地和地面基站联系。
它们发出的无线电电磁波的频率、波段,有可能与飞机通讯系统的电磁波信号相近,甚至重叠。
那么,就会干扰飞机与地面塔台的通讯联系,影响飞机的导航通讯,引发错误操作,造成事故。
这是飞行安全的“隐形杀手”。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飞机上乘客们都开着手机和网络,机场上空附近有多架飞机准备降落,机场地面上有几架飞机准备起飞。
这种航班繁忙的盛况,在稍有点规模的机场很常见。
就拿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来说,2020年全年飞机起降15.5352万架次。也即平均每天有425 架次飞机起降。
这个水平在全国排第14名。比它航班更多的机场,通讯网络繁忙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如果飞机上的乘客开着手机网络,和飞机的网络信号“串台”,后果就不堪设想。
当然,不止手机,其它电子设备也都有电磁波。因而,航空部门要求乘客关闭手机等电子设备。
而且之前长期要求,飞机从起飞关闭舱门开始,直至飞机到达落地打开舱门为止,乘客全程都必须将手机等电子设备电源关闭。
为什么现在乘坐飞机时可以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这是科技的进步和人性化管理的表现。
在空中飞行的旅程,确实是很无聊的。
尤其是一些商务或者有急事要办的乘客,则是心急如焚,恨不得飞机尽快到达。
“飞机落地,开手机报平安”则成为一个集体性的行动盛况。
从2018年开始,中国民航开始正式进入乘机不关“机”时代。
这与我们的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有关。
现在在飞机客舱,乘客可以通过卫星上网,连接wifi上网。
不仅是手机,笔记本电脑、PAD、电子书等电子设备,都可以开机使用。
这意味着,飞机乘客可以像在地面上一样自由畅快地使用手机啦?当然不是!
有个基本原则要求是:必须设置为“飞行模式”!
手机“飞行模式”是什么意思?
飞行模式,即关闭手机的通信模块,与基站没有信号联系,手机处于不发射、接受信号状态。
这样就不会干扰飞机与地面塔台的通讯系统。
这种状态下,别人给机主打电话,会自动提示机主已关机、“无法接通”或“不在服务区”。
同时,由于屏蔽了网络信号,机主也无法接打电话、发短信。
但是一般可以拨打联系特殊紧急电话(110、120、112等)。
这种模式,是手机厂家预设的一种特殊功能,也是“飞行模式”最初的含义,意即像坐飞机一样不被干扰。
因而,它又叫航空模式、飞航模式。
其实,除了坐飞机以外,我们平时生活中有需要时,也可以使用这个“防干扰”功能。
乘坐飞机使用手机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上面说了,虽然说现在乘机不必关闭手机,但是只能在飞行模式下使用。
也即可以使用拍照、处理文档、看文章等简单的功能。
但还是不能随意接打电话、发短信。
尤其是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两个时段,即起飞后20分钟以及降落前30分钟。
因为这两个时段正是飞机与地面塔台联系最密切、频繁的时段,通讯信号更不能受到干扰。
例如降落时,需要启用仪表着陆系统,利用跑道上的盲降台向飞机发射电磁波信号,确定跑道位置。特别是在天气状况不良、能见度低的情况下。
对于可以使用的电子设备以及使用时段,航空部门相关的要求。例如:
全程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不具备飞行模式的手机、对讲机、遥控设备等;
允许全程使用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子书等(外形尺寸长宽高三边之和不超过31cm的PED设备);
起飞降落阶段不可使用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PAD等(外形尺寸长宽高三边之和超过31cm的PED设备)。
这里要提醒一下:这个一般性规定仅供参考。乘坐飞机时,务必以航空部门当时的规定为准,听从机组安排,配合执行。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我偷偷地开了手机等电子设备使用,或者放在行李包里忘了关闭,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被机组发现了,会要求马上停用关闭。
如果是因为放在行李包里忘了关闭,就有可能干扰飞机正常飞行。万一造成事故,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调查、锁定你,追究你的责任。
毕竟,现在手机、机票都是用身份证办理,属于实名制。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于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的,会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所以,我们乘坐飞机时,必须要有安全意识,遵守相关规定,不要心存任何侥幸心理。毕竟安全大于天。
这是对飞行安全的负责,其实也是对自己及所有乘客的生命安全负责。
网友二:
为什么以前在飞机上不能开手机?
以前坐飞机确实不能开手机,这是国际通用的乘机守则,大家都必须遵守。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所知道的道理就是:手机是有信号发射和接收功能的通讯装置,当它开机运行时会干扰飞机的导航与通讯,那是有危险的,所以,为了安全起见,那时候登机必须先关闭手机。
现在为什么又可以开了呢?
2018年1月6日,我国民航局解除了这项规定,在飞机上允许你玩手机了。
所谓的允许你玩手机,其实,还是要开启飞行模式的,(你的手机仍旧不具备通讯功能),充其量也就是个游戏设备差不多,不会干扰飞机的通讯和导航系统,听歌、看视频、玩游戏在特定时间会被允许(内容得是提前缓存下载好的)。
在什么“特定时间”会允许使用手机呢?
飞机飞行分为三个时间段,起飞时间,平飞时间,降落时间。
在平飞时间内可以玩手机、手提电脑等,但不能使用无线网络,不能打电话。
飞机起飞后,空乘人员会提示乘客,可以打开安全带,上卫生间了,这个时候就是平飞时间,对于那些深度手机癌来说,这时候他们又可以拿出手机来过把瘾了,较之前相比也算是一种福音了吧。
其实说实在的,飞机上玩手机也没有多大意思,飞机发动机的噪音让你听不清耳机的声音,如果耳机音量调的太大又会损害听力,不带耳机又干扰别人,为了保护听力,同时不讨人嫌,还不如干脆关闭、不听省事。
所以,我在坐飞机的时候(短途)一般都很少会玩手机的,你呢?你坐飞机的时候会玩手机吗?请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网友三:
坐飞机还是在几年前,那时对手机确实管的严,绝对不允许使用那个手机的。也是那时,手机有一个功能叫做“飞行模式”,每次乘机前要好好的检查几次才放心。
现在为什么能在飞机上开手机了呢?肯定是科技发达了,手机的信号已经对飞机的干扰不大了,或者说是根本没有影响了。飞机上使用手机,就会带给乘客更好的体验,这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
我现在一般不选择飞机出行了,只要高铁能到,坚决走地上,心里更踏实一些!所以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坐飞机了!你觉得呢?
网友四:
请注意,现在国内乘坐飞机仍然没有完全放开手机管制,只是和过去的规定相比做了一定的调整。
以前的政策是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全程),现在的规定是在起飞和降落阶段禁止使用手机(或要求调至飞行模式),只是在巡航阶段没有禁止要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由于技术的原因,过去认为,手机作为电子产品可能对飞机里设备存在干扰,影响飞行的安全,因此禁止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
2、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专家的研究分析,没有证据表明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会影响飞行安全,手机的频率不会对飞行设备产生影响,所以现在取消了在飞机巡航阶段的管制。
3、由于飞机在起飞和降落阶段进入低空飞行,手机可以和地面的基站存在信号联络,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干扰飞机与塔台的信号,为安全起见,要求乘客在此阶段禁止使用手机。
4、另外,由于现代技术的升级,在机舱内可以屏蔽信号,加上高空飞行阶段手机无法和地面建立通讯联络,因此没有必要限制手机。
最后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国外很多国家的航班上,已经不再限制手机,甚至“调至飞行模式”的提醒也没有了。众所周知,我国向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在安全保障方面的管理更加严格,所以在飞机起飞和降落阶段仍然要求禁止使用手机,这也是更负责的表现,并不是坏事。
虽然,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使用手机对飞行安全存在风险,但我们还是要严格遵守航司的有关规定,这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