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华为和军工研究所,选择去哪里上班更好呢
明年硕士毕业了,去中兴,华为还是去军工研究所。哪一个好?
都是不错的单位,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了。
如果你喜欢军工,又愿意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贡献,那就去军工所,多为国家研发几款新式武器,看美国和日本还敢叫嚣不?
去华为、中兴也不错,都是为国家做贡献。
最后去哪里就看你自己的了,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要知道,兴趣才是你最好的老师。
网友二:
其实这个问题,70周年国庆系列活动,你认真的看一定会有答案。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系统全面高瞻远瞩的阐释了你这类系列问题。
如果你看一遍也看不懂,那可以多看几遍呗。
享受国宾最高待遇!
不能只梦想待遇,却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付出。
一、想赚钱发财。
肯定去中兴、华为,相对来说华为更有发财机会,可能辛苦一点。
华为人人有股份。
有华为内部人士还强调,以应届毕业生为例,入职华为定级一般为13级,工作满一年至三年后,符合业绩指标的即可配股,通常在5万至10万股左右,若按照此次的价格粗略计算,税后总分红最高可达20多万元。
华为加班文化。
华为的加班是一种有名的文化,称为“床垫文化”,每个人一个垫子用于加班睡觉。
据统计,华为的职场研发人员工作时间每年达到惊人的2800小时。这到底为什么?
只要你努力工作,多为公司带来效益,一个持50万股的员工年底分工就达100万。
工作有时候我们不光为自己的职场发展,也要为自己的公司多做努力。
华为大格局的奋斗精神。
2018年华为公司走过了极不平坦的一年,面对极其严峻的外部环境,华为公司依然沉着冷静,今年上半年依然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
而华为早在10年前就超前研发、超前布局的战略“备胎”,海思、麒麟芯片,鸿蒙系统,在最为关键的时刻,才使企业避免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这种战略定力、高瞻远瞩的视野非一般能为。
不能只到看了光彩,这些付出也是惊人的。
知彼知己,如果你这个硕士是985高校,还好,如果是普通高校的硕士,就没有什么竞争力。
当然你也可以学杨振宁曲线救国,去国外取得比较大的成就,然后功成名就,再回到祖国,既有荣誉,还可以受到很多美女、帅哥青睐。
军工单位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首先是没国家为民族奉献。
钱学森、黄旭华、邓稼先等是最优秀的代表。
他们是典型的奋斗青春,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
作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说:“1958年,毛主席批准了关于在中国开展导弹核潜艇研究的请示报告之后,我们开始工作,首批29个人,我有幸是其中一个。从那一天开始,一直到去年我离休,我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的研制。”
“有人问我在核潜艇领域工作那么多年,为什么一心一意没有改变?”黄旭华的解释是:“大家肯定知道有一句名言叫‘要反对原子弹战争,你必须首先要拥有原子弹’。我还想补充一句:你有了原子弹,必须还要拥有核潜艇。”
此生属于祖国无怨无悔
为经济建设提供和平发展的保障。
1840年, 我们的惨痛教训,已经很深刻了,当年英国的军舰在海上直接攻击我们大清王朝,结果大清在岸上炮弹却打不到英国侵略者,这就是我们科技落后挨打的惨痛教训。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追求才推翻三座大山,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改革开放及现在新时代40年来的和平发展,其实跟军事科技的发展是离不开的,抗美援朝、原子弹、东风系列导弹都是保家卫国的家底。
像我们70国庆阅兵的东风5B,东风41,东风17等,没有这些战略武器,我们的和平发展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你不惹别人,别人也想来揍你啊,但是有了这些战略性武器,别人来这,他得掂量掂量自己,实力才是硬道理!
军工对产品和工作责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我跟军工产品接触比较多,这个体会比较深。
我们普通的产品报废,不合格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
但是军工不仅是对保密,还是对产品的质量都是非常严格的,而且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严重的要上军事法庭。
最后总结:不能只看到这些荣誉、金钱,你还要看看自己的性格能力,适不适合,吃哪碗饭合适?
网友三:
个人观点:如果能够接到这三所单位的录取通知书的话,权衡一下,首先放弃中兴。和华为相比,中兴不管是待遇还是企业发展前景都不如华为,所以建议放弃中兴。
那么接下来就是在军工研究所和华为之间来做一个选择。军工研究所实际上区别很大,有的研究所隐形福利很不错,还给户口,据说还有给房子的。所以,具体是那一个研究所差别很大。
以下是坊间传闻待遇很不错的军工研究所:中航612所、中航613所、中航615所、中航618所、中航621所、中电14所、中电29所,这些研究所有核心技术,福利待遇不错。而中船701所、702所、708所据说也可以。
但是现在待遇好的研究所加班现象也是很突出,而且学历也内卷的厉害。据说有些所只要博士学历。所以,我想如果不是清北或者华东五校的硕士,或者说个人能力超群,否则进研究所会发现能人辈出,想要出人头地很难。
因此,个人觉得去华为发展空间反而会大一些。华为部门众多,研究方向也有很多,相对来说更容易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
网友四:
我们看到题主目前即将硕士毕业,有三个选择项,部队研究所,华为和中兴。当然我们能够进行三选一,应该是已经拿到三家offer。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目前社会上谈论比较多的观点是:华为加班多,中兴稳如牛,研究所就不用说—带编制么。那问题的本质就又回到了职场上常见的选择题里。我们来思考一下。
一、 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在面对选择工作时可以选择更有意义的工作。所以题主首先考虑的是工作的意义,也就是在部队研究所、华为和中兴三家中选择哪一家对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哪一家拥有适合自己才能施展的土壤。
二、 选择项的优劣势。这里我们要明确对比的是哪几项,就像我们常说的哪有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呢。我们对比的核心五项:
1、工资待遇(薪资多少、福利包括哪些等等)
2、工作地点(哪座城市、消费水平怎么样等等)
3、工作环境(有没有老朋友、能不能适应新环境等)
4、上班时间(上班和休息时间怎么样、有没有成长思考的时间等)
5、企业文化(公司的文化是什么导向、适不适合自己等)
当然除了这五项,我们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对比项,比如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行业地位,国家的政策扶持、企业性质等等。
三、 有没有在这三家工作的朋友。和不同的人沟通,通过在这三家工作的朋友来了解三家的内部体验感,这里优先选择在企业内呆到1-2年时间的,一来对内部比较了解,二来还有自己的个人认知经验。比如有人会说华为工资高,加班多;也有人会说中兴是求稳,稳重如牛;还有人说部队研究所,不好进不好出等等。
四、 自己的志向。你是否愿意置身于通讯事业。每个人进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一定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做好是否终生投入的准备。
综合以上四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些特殊问题,比如是否向往某个城市,是否打算在北上广深落户买房,有没有男女朋友啊,家庭环境等等。选择工作,特别是第一份工作,是我们认识校外生涯的开始,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面的改变,包括对待事情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意义,甚至是性格也会改变。
最后,不论谁来做这道选择题,只要是职业生涯的选择,都要根据企业能提供给我们的岗位进行选择,毕竟第一份工作还是比较重要的,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以后的发展方向。
网友五:
真正的答案只能你自己给。别人的回答只是你选择的参考,希望以下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个人觉得其中的优缺点和利弊,想必你早有研究,这里不做过多描述,以下给你几点决策的重点:
第一:悦纳自己的犹豫和不确定
做决定本身就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其让人坐立不安的根源在于对选择的不确定感和对放弃选项的不舍得感,所以你首先需要接受和悦纳自己做决定时的状态,给自己面对决策后果的信心,因为这是所有人多会面对的问题!其次即便在做完决定后,也可能出现对决定的反复,选择项的优点渐渐弱化,放弃项的优点逐渐凸显,出现了“二度挣扎”,这也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悦纳,重新回归决策本身重新作出选择。
第二:对重要他人或权威意见的看法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会请教很多不同的人,有重要的父母、老师等,有权威的专家或领路人等,他们给予我们不同视角的建议,这个时候可能你已经迷失在n种建议里无法自拔,那么就需要回归本心,你对父母给出的意见怎么看,你对老师的指导有什么想法,或许能够帮你挖出内心深处的答案。
第三:深挖内心,告诉自己5年后想成为的样子
如果你纠结在当下,忧虑在未来,不妨试试跳出复杂的利弊权衡,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尝试想象自己3年后或5年后想要成为的样子或状态,从未来的预期推演到当下,做出最符合自己内心的决定。决策的本质是自我负责,相信也只有在完成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思考后的决策,才能走的更远!
第四:利用决策平衡单进行对可选择项的评估
决策平衡单首先需要确认左边选项的考虑因素,其实就是你个人在职场的价值观,有的人追求稳定,有的人追究高薪,有的人追求资源等等,价值观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表中价值观因素不同权重不同,选项一、二、三就是你职业的选择项,在对应的价值观因素一行填入你经过了解和询问后了解到的信息的得分,与前面权重相乘得出分数,最后得出三种选项的分数,就是你最后的选择。(这里需要注意设置最低承受分数,如果有选项低于承受分数,此项就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