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Linux下的上网相关设置
shell下的互联网代理设置主要是通过几个环境变量的配置来实现的。格式如下:
- export httphttp_proxy=http://server-ip:port/ #HTTP代理的配置
- export httpshttps_proxy=https://server-ip:port/ #https代理的配置
- export ftpftp_proxy=ftp://server-ip:port/ #ftp代理
- export no_proxy=*.edu #不通过代理的地址特
IP地址配置
直接编辑配置文件: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X
修改网络接口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中的常用的属性有:
- DEVICE=ethX 设备名
- BOOTPROTO=(none | static(手动指定地址) | dhcp(动态获取) | bootp)
- ONBOOT={yes | no} 系统启动时,网络设备是否被激活
- HWADDR= 物理地址,不可随便改动
- IPIPADDR= IP地址,必须
- NETMASK= 子网掩码,必须
- TYPE=Ethernet 默认的,一般不要改,此项可以不存在
常用属性还有:
GATEWAY= 网关
USERCTL={yes | no} 是否允许普通用户启用和禁用网络设备
PEERDNS={yes | no} 若使用dhcp获取地址,服务器分配一个IP地址,是否修改服务器DNS的默认指向(默认值为yes)
网络接口不会立即生效,一旦生效,便会永久有效,让IP生效的解决方法和第二种方法一样:
- #ifdown eth1 && ifup eth1 先禁用,再启用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网络服务重启
-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也可以重启网络接口